-预防疾病-
①感冒
①流行性感冒:
简称流感,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,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,传染性最强。病毒随打喷嚏、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。主要表现:起病急、高热、畏寒、头痛、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,患者可伴或不伴流鼻涕、咽喉疼、干咳等局部症状,病程大概4-7天,少数患者咳嗽可持续数周之久。
②普通性感冒:
主要表现:咽喉痛、鼻塞和流鼻涕、流眼泪、打喷嚏、轻度发热、头痛和咽痛,很少出现发高热和全身酸痛的症状,发病周期短。
预防:
1.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,注意保暖;
2.增加户外活动,增强体质,提高抵抗力;
3.让幼儿多饮水、多吃水果,适当补充维生素C;
②手足口病
发病高峰期在 4~7 月的手足口病,在秋季也可能出现,一般 5 岁以下的宝宝比较容易被传染。
常见的显著症状是在宝宝手、脚、臀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,甚至口腔内会出现散发的疱疹或溃疡。随后还会发热、乏力、浑身疼痛等,根据宝宝症状的轻重,表现各有不同。
预防:
1. 做好环境、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,饭前便后要洗手,教育小朋友不要用嘴巴接触玩具,预防病从口入,孩子的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;
2. 尽量少让幼儿到拥挤的公共场所,减少被感染机会;
3. 注意幼儿的营养、休息,防止过度疲劳,以降低机体抵抗力。
③腹泻
秋冬季腹泻病罪魁祸首是轮状病毒。发病时,大多数孩子会出现一些类似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,比如流鼻涕、发热等,其中一些孩子还伴有呕吐症状。这些症状出现后的12小时至24小时之内,孩子就会开始不断腹泻,一天会拉稀七八次甚至十多次,大便像水或蛋花汤一样,大多没有特殊的腥臭味。此时若不及时送医,或者当成感冒、消化不良等疾病治疗,就会延误病情。
预防:
1.增强体质。平时应加强户外活动,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,提高机体抵抗力,避免感染各种疾病;
2.避免不良刺激。日常生活中应防止幼儿过度疲劳、惊吓或精神过度紧张,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小儿腹泻;
3.请勿滥用抗生素。实际上小儿腹泻约一半以上为病毒所致,或者由于饮食不当引起。对这些原因引起的腹泻,抗菌药物不但无效,反而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,引起菌群紊乱,加重腹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