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学家阿德勒曾指出:儿童的自卑感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事实。新入园的孩子不喜欢去幼儿园,即便去了也是郁郁寡欢,还得在家长的提醒下才会与老师和其他小朋友打招呼。更有甚者,会表现出自虐行为:抓自己的头发,咬自己的手,扯自己的衣服等。以上都是自卑心理的表现,那么,什么原因造成了幼儿的自卑心理呢?
在工作中,我发现有这样几个原因。一是家庭对幼儿的影响。父母对子女过度溺爱、期望过高,甚至只注重孩子的智力培养,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。二是幼儿发展水平间的差异。幼儿得到家长过多赞扬,认为自己是最好的,但是在幼儿园这个大集体中,得到的评价较低时,就会不自信,遇事退缩。三是成人的评价。由于某项活动没有达到成人的目标,被家长指责或被教师批评,久而久之,产生自卑心理。
自卑心理的形成,对儿童一生的发展会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。找到原因之后,我采取了如下措施:
第一,家园合作,转变观念和态度。我班新来的一个孩子,因为尿裤子,经常被爸爸说“笨”,而孩子却表现出一脸麻木。刚来那几天,有时一天能尿三次裤子,尿完后就用怯怯的眼神望着我,精神高度紧张。于是我猜测,这会不会是精神紧张造成的泌尿系统紊乱?我将猜测告诉了孩子的爸爸,并就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,与孩子爸爸达成共识。在不断的鼓励和关爱下,渐渐地,他不尿裤子了。看到他们爷俩高高兴兴入园、离园的身影,看到孩子在同伴面前有说有笑的样子,我真替他们高兴。
第二,多途径培养各方面能力,获取成功体验。在班里,我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,对其委以重任。比如:有的小朋友不太关心集体,我便让他每天来收拾活动区;有的小朋友口语表达能力好,我便让他尝试点名;有的小朋友有艺术特长,我便提供各种机会让他展示特长,唱歌、跳舞、讲故事、画画等,争取人人都能参与。慢慢地,孩子们克服了自身弱点,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,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体验。
第三,给予自信心弱的幼儿更多帮助。我班的菲菲小朋友,由于缺乏自信,什么活动都不愿参加,在班内总是保持沉默。为了调动她的积极性,我先安排了一些简单任务,如让她和我一起做值勤生、检查员。在她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之后,我再给她增加难度,让她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。现在,她会大声向我问好,有问题也会及时提出来,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似的,自信心可足了。
第四,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,促进自我肯定。幼儿时期,同伴间的交往日益增多,然而很多幼儿却缺乏人际交往技能,感到孤独,自信心缺失。针对这种情况,我在班内搞了几项活动,如“让我们一起来玩玩具”,在互相交换分享玩具的过程中,幼儿懂得了不应独占玩具,体验到了谦让和分享的快乐;再如“游戏表演”活动,通过同伴间的合作,使幼儿有信心表演好各种角色。良好的合作促进了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。当幼儿感到自己能够友好地与人相处并受人喜欢时,自信心也会慢慢建立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