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父母尊重的孩子,才会走得更远

作者:时间:2024-04-15来源: 点击:

最近看到一则新闻:

常州一母亲抄铁棍暴打30岁未婚女儿致其多处受伤,已被刑拘。女儿报警称,自己长期遭受母亲虐打,身心皆受到严重伤害。 母亲王某说,女儿今年30岁了还没嫁人,之前一个人在外面工作生活,没混出个啥名堂。 这位母亲想不通,自己教育孩子怎么就犯法了,甚至理直气壮地说出:“我打的是我的女儿!”这样的话。 潜台词仿佛在说,“我又没打别人,打的是自己的孩子,有什么问题?”
  我们的父母,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明白“孩子是独立的个体”这句话,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看待? 说腻了的“尊重孩子”,却从来都在被忽视。 动不动就打骂、斥责、冷暴力;忽视孩子的感受,觉得无关紧要;包办控制,不容反抗的权威;代替孩子做决定、做选择... 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说:“教育孩子的前提,是了解孩子,了解孩子的前提,是尊重孩子。” 被父母尊重的孩子,会更有自信和主见,更能顺应天性成为最好的自己,收获尊严、成就感和幸福。

为什么父母很难做到尊重孩子? 人类学家费孝通认为,父母眼中,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,子女是他理想自我重生一次的机会。 简单来说,就是父母没有把孩子和自己分开来,不自觉地把孩子看作自己的一部分,所以可以随便对待,或是借由孩子实现自己的心愿、证明自己的价值。 因此父母对孩子的“爱”里,常常掺杂了太多额外的东西:控制、期待、要求。 到了孩子那里,感受到的就是不被尊重、甚至是伤害。 尊重孩子,从三个“不要”开始 大部分孩子的内心是非常敏感、脆弱的,自尊心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心理因素。
那么,在孩子犯错时,家长应该如何做,才能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呢?  

01、不要和别人家的孩子作对比  

相信大家从小就知道,有一个十分优秀的孩子,叫做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每当孩子犯错时,我们总是会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,对比自家孩子的缺点,希望能够激发孩子的动力。 殊不知,“尺有所长,寸有所短”,这样做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,给孩子留下自卑的负面阴影,让孩子感觉自己处处不如别人,从而感到无助和焦虑。 曾在微博上看到一位妈妈教育孩子的方式,她的做法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共鸣,想要孩子获得真正的成长和进步,不是把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,而是对比孩子的今天和昨天。
  所以,各位家长们不要再沉迷于“别人家的孩子”啦,要善于发现自家孩子的优点,并给予鼓励和肯定。  

02、 不要当众批评孩子  

如果想要摧毁一个孩子的自尊心,很简单,只要当着很多人的面,不留余地地批评他就可以。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新闻,一位老师总是当众拍视频批评孩子,并发到家长群中,让大家评判。

这直接导致孩子不愿去学校,甚至一提起老师就战战兢兢,不但没有达到教育的目的,还对孩子造成了伤害。
  其实,孩子的心灵是非常敏感的,很多家长认为只有当众教育训斥孩子,他才会长记性,其实并不然,这样做,只会让孩子慑于压力不敢抵抗,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尊心受挫了。 我们应该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个体来尊重和对待,孩子生来就有权利得到尊重。
当孩子犯错时,我们可以回到家私下和孩子沟通,问问孩子是什么原因导致,再一同商量如何改正。

03、 不要使用暴力惩罚孩子    
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犯错,解决方式很简单,就是拳打脚踢或者语言攻击,要知道,打骂

孩子是对孩子自尊心最直接的伤害。 我们这样做,只会让孩子暂时屈服,但并不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,甚至还会出现逆反心理。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视频,孩子只要不听话或者犯错了,家长就会用棍子教训他,导致现在孩子根本不和爸爸说话,亲子关系异常冷淡。
  父母一味的打骂,只会让孩子感觉到孤立无助,毫无尊严。
  就像阿德勒说:“刻板、专横的教育徒劳无益,它只能让孩子疏远教育者。” 所以,我们应该学会跟孩子做朋友,多聆听孩子的想法,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,从他们的角度出发,和孩子一起分析对与错,教会他们明辨是非。 教育孩子,就如同“大禹治水”一般,疏导远远比堵截有用得多。 教育家李彦芳曾建议:执握“爱”的权杖的家长们,千万不要“滥用”你们的权利,一旦使用不得当,将会是孩子一生的悲剧。 曾读过海桑写给女儿的一首小诗,感触很深:

你不是我的希望,不是的

你是你自己的希望

我那些没能实现的梦想还是我的

与你无关,就让它们与你无关吧

你何妨做一个全新的梦

那梦里,不必有我

我是一件正在老去的事物

却仍不准备献给你我的一生

这是我的固执

然而我爱你,我的孩子

我爱你,仅此而已

父母要把握好大方向,提供适宜的环境与条件,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,允许孩子顺应天性,自主选择,充分发挥自己内在潜能,在陪伴孩子的日子里与他一起成长,这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。被父母尊重的孩子,是幸福的,未来也会走得更远。

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