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孩子的“去自我中心化”过程尚未完成
2岁左右开始,孩子常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,在看到别人比自己好时,就会难以接受。其实这是因为孩子开始发展独立的自我意识,但是缺乏对外在事物和自身缺乏客观的认识。
孩子的“去自我中心化”是需要一个过程的,在这个过程中,孩子需要家长的理解和帮助。如果粗暴地对待孩子“输不起”的行为,孩子只能感受到更深的挫败感,其不当行为也很难得到纠正。
2.家长的输赢观直接影响孩子
尽管家长都希望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,但实际上为了孩子能上一个好学校,许多家长依然是“不惜重金”。 同时,家长还会在不自然的情况下,拿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做比较。这其实是家长的一种焦虑情绪的表现,这种焦虑会在无形中传递给孩子。家长的种种比较会加深孩子的挫败感,让孩子逐渐失去自信心;当孩子在竞争中落败,产生沮丧情绪时,就难免会发脾气,表现为我们看到的“输不起”。如何解决孩子“一输就哭”问题?
(1)倾听孩子,允许孩子发泄情绪
作为家长,我们要先将自己的心态放平和,然后试着去理解孩子。每一次失败都会给孩子带来了挫败,失望、沮丧的情绪。孩子发脾气时,家长需要靠近孩子,理解孩子的感受,允许孩子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。
(2)以身作则,陪伴孩子慢慢成长
对孩子来说,最重要的是,每一次他跌倒了、遇到挫折了,父母都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,其实这才是锻炼孩子抗挫折能力,让孩子不怕输的根本。让孩子感觉到:无论如何,爸爸妈妈都爱我,会帮助我。
(3)孩子平静时,一起总结经验
不要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,跟分析大道理,孩子是听不进去的。我们可以等到孩子情绪平静时,再找一个合适的时间,和孩子一起分析比赛中孩子的不足之处以及优势,总结经验,商量解决的办法,以便下次吸取经验教训。告诉孩子:“爸爸妈妈不在乎你能取得怎样的名次,你只要努力过,尽力了就行。“当然,这样的表达一定要是发自内心的,真正去欣赏孩子做出的努力。否则,你明明很在乎结果,却说不在乎,孩子一定会灵敏地感觉到你的真实想法,而这时,无论你怎么宽慰孩子”妈妈不在乎,你也不要在意“,那都是无效的。
所以,最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去享受过程,如果孩子需要的话,协助他一起明确自己的目标,树立信心,做好孩子的亲友团,而不是裁判。有人说“输不起的孩子,赢不了的人生”,或许,还有一种真相是,“输不起的大人,好不了的教育”。
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付出持久的爱心和耐心,只要我们努力去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感受,允许孩子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,并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恰当的情绪反应,同时以身作则,给孩子传递正确的输赢观,孩子就能顺利迈过这道坎,学会积极、勇敢地面对失败,成为一个“输得起”的孩子。